快乐的阅读
很奇怪的,我是一个几乎不看电视的人,但我是一个平均每天阅读2小时以上的人。阅读其实是源于一种习惯,就象许多人习惯看电视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接收信息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说,阅读的帮助会更大。其一,与电视相比对眼睛没有太大的伤害;其二,人类对所有事物的认知、理解、记忆……都是以文字的方式储存于我们的大脑,有必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其三,与电视节目的视觉、音响冲击相比,孩子很难对单一的授课再产生兴趣。
身边很多朋友都知道阅读是有益的。不要说为孩子阅读,就是自己阅读也做不到!总结起来不外“硬件”层面上:阅读速度太慢;“软件”层面上:没有找到合适的书,激不起阅读的兴趣;或是觉得阅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看看积极参与“分享阅读*分享爱”这个活动的家长,就知道也都是平时自己爱阅读,也有意识培养孩子阅读的家长。为什么他(她)们爱阅读?是因为阅读-----能带给他们快乐,只有快乐的事情才是大家愿意做的事情,也才能坚持做的事情。
怎样找到阅读的快乐?
1、 不读自己不喜欢的书:
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人们都会自愿地反复去做,去喜欢的餐馆,点喜欢的食物,听喜欢的音乐,见喜欢的人……大人教育孩子,总是说XX科学家,废寝忘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撑是很难想象的。读喜欢的书,开心才能坚持。记得,自己以前不喜欢读外国小说,名字一长串,本名,教名一大堆,常常晕头转向,但从我读了《基度山伯爵》《傲慢与偏见》这些精典小说以后,就不可收拾的读了许多,甚至到去年把有日本 “资治通鉴”之称的13本《德川家康》看完,不为的去了解日本的历史,不为的玩战国游戏,只因为阅读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份,我喜欢。建议:从精典开始,精典之所以成为精典总是有它的原因。尤其对孩子阅读,只要他表示出不耐烦或不愿意,马上停止。
2、 有目的在阅读中找答案:
女儿刚进幼儿园时,每天哭得肝肠寸断,大人也跟着伤心。我在网上(力推当当网,可以送货上门,货到付款)看到一本《魔法亲亲》,每天临出门时,请她在我的手心里留下一个吻,郑重其事的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告诉她,白天我想她的时候会拿出来在自己脸上贴贴,同样也送她一个吻,请她收好,在想我的时候,拿出来贴在脸上,就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她的爱,这本书很快的帮她渡过了最初的分离期。《生气汤》告诉她,有情绪要发泄出来;巧虎的《轮流玩》告诉她游乐场游戏要学会等待;我更是买了《长袜子皮皮》讲一个淘气女孩的种种举动。孩子就应该是孩子,不能要求她坐着不动,因为她不是大人。
3、 大声的为孩子朗读:
虽然开始会有点小困难,但只要你坚持,就会发现,很容易(有调查显示,一种新的行为只要坚持21天,就能变成习惯)
女儿的成长变化
我可能只想让她在阅读中快乐,所以从没有对阅读提过要求。我没有期望她成为很……的人,我只想要她快乐。在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我期望她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能养活自己和她的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我想这也是所有父母的愿望。
她2岁2个月开始上幼儿园,2岁6个月,我带她去海南玩,看见有许多小贝壳,问她是否想送给老师,她说好,又问她:“班上的小朋友想送给谁?”她说想送:“亮亮”,妈妈好奇地问“为什么想送给亮亮?”,她的回答让我一辈子刻骨铭心“因为亮亮打我,我送给他,他就不打我了”。我忍不住打长途电话跟她爸爸说,我们要向她学习,生活中我们不喜欢的人,或是不喜欢我们的人,我们都会退避三舍,而小小的人儿,你会用自己方式处理好,用一种包容的心态,而不是敌视的心态对待一些事,让自己生活在一个融洽的环境,我和爸爸是应该向你学习。
孩子是上帝给我们的珍贵礼物,也是我们生活的镜子,我们自己的优点、缺点在孩子身上一目了然,只有从我们自身做起,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带她玩是快乐的,给她吃好吃的也是快乐的,带她读书则是一件又快乐又有益的事。
让我们一起来快乐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