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 l 自主 l 友爱 探秘蝌蚪 缘起 在《昆虫乐园》主题行进中, 孩子们对于各种昆虫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春天到了 小池塘里有很多黑色的小精灵 于是一场关于“探秘蝌蚪的旅程”便拉开了帷幕...... 班级教师发起了寻找蝌蚪的集结令...
第一次探讨:蝌蚪是昆虫吗?
我们看到蝌蚪就像一颗颗小黑豆
李老师和我们一起讨论“小蝌蚪”
妍妍:不要放在有太阳的地方,太阳会把水晒干,小蝌蚪就会死。(避免太阳直射)
涵涵:给一点鱼食或者放一点米饭,不然他们会饿死,大蝌蚪会把小蝌蚪吃掉。(一升水饲养数量不能超过10只)
菡菡:保护好它们,不要被其他虫子把它们吃掉了,也不要让其他小朋友伤害它们。
好好:每天要给小蝌蚪换水,用池塘里的水更好。(自来水需要脱氧24小时)
桐桐:要一个大一点的瓶子,这样它们才可以很好的玩。(适合的环境很重要)
老师:蝌蚪小又滑,怎样换水才能避免蝌蚪掉进水道?
锦锐:先用瓶子装些干净的水,把小蝌蚪放进去,再把脏水倒掉。
小柚:用勺子舀。
涵涵:用小瓶盖舀
妍妍:准备一个赶紧的瓶子,装好水。然后把脏水的瓶盖子打洞,让水流出去,再把小蝌蚪倒进干净的水里面。
好好:换水时要注意,小蝌蚪太小了,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洞里去了。(方式方法)
东东:每天都检查一下,看看它们有没有生病。(定时观察)
小柚:我们可以在中午睡觉前或者放学的时候来给小蝌蚪喂食物、换水。(规划时间)
苗苗:小蝌蚪不能喂太多食物,吃多了它们会死。(关注细节)
小萱萱:大家轮流照顾。(关注合作)
教师小结
孩子们通过寻找、交流、分享与观察学习加深了对纹路运用的理解和认识。教师也对孩子的反馈进行了梳理,发现孩子们对于蝌蚪的生活坏境,喂养方式有了新的认识,蝌蚪即小巧又脆弱,这些认知对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冲击。
突发事件
菡菡哭啦
意外接二连三发生...
拯救小蝌蚪
好好不小心把自己的蝌蚪打翻了,急️,想起菡菡早几天“拯救”过小蝌蚪,立马向她请教她是用什么样的办法快速拯救小蝌蚪的。
她尝试了菡菡的方法,发现蝌蚪太多....
因为担心小蝌蚪长时间脱水会死亡,在权衡比较后她邀请了另外一个小朋友和她一起想办法“拯救”小蝌蚪。
一张流程循环式思维导图
记录了孩子们对小蝌蚪生长的理解与认知
有一天,孩子们突然发现养在瓶子里的小蝌蚪死掉了一只...
老师:你们觉得为什么小蝌蚪会死掉?
可乐:是因为我们没有照顾好吧...
琪琪:是不是因为没换水,水太脏了,水里有细菌小蝌蚪生病病死了。
小宝:应该是我们喂的食物他们不喜欢,饿死了吧。
妞妞:小蝌蚪太多了,在一起挤着受伤了,死掉的。
老师:你们想让蝌蚪死掉吗?
文文:不想!!
萱萱:我们把蝌蚪放回去吧,自来水不适合小蝌蚪生活...
老师:大家都同意吗?因为我们原计划是把小蝌蚪留下来照顾,一起观察它的成长变化?
幼儿:同意,死亡太可怕了,我们不喜欢小蝌蚪死掉...
老师:虽然死亡是很自然的事情,就算把小蝌蚪送回家它也有可能会死,但我开心小朋友们愿意为小蝌蚪的生命负责!为你们点赞。
送小蝌蚪回家
+
死亡在孩子的眼中是一种被告知或被看见的形式,当死亡离他们很近时虽然他们只会有一些模糊的忧伤体验,瞬间就可能被其他的美好所吸引,那是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每一天都是晴朗的。
和孩子们在一起,生和死的话题都不要避讳,在他们小小的脑海里,小蝌蚪的生命其实就是一场轮回,我们确信,对孩子们来说,思考是一项自然的活动,也是一个优雅的习惯,就如同玩游戏一样有趣自然。生活需要智慧、慈悲、敬畏与感恩,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生与死的过程中,可以让我们发现“儿童比我们成人更智慧”...
从自然而来,向心灵而去,在面对孩子关于“蝌蚪”这个当下的兴趣点上,我们基于孩子的生活和兴趣进行持续不断的深入,在活动进行中孩子们积极分享,大胆猜测、在实践验证的过程中他们的合作协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场“探秘蝌蚪”之旅让孩子们对于宠物VS生命有了独特的感受和难忘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