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我们来看看,当孩子不理解别人(不懂礼貌)的时候,家长或者看护人通常会怎么做呢?
1.说教
很多父母都喜欢采取说教的方式来劝说孩子,比如最常见的“你应该把玩具 / 吃的分给小朋友啊,这才是懂礼貌的孩子,好不好?”,尤其是老人们,特别喜欢强迫 3 岁以下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 这些说辞是要求孩子做个好孩子、做个懂礼貌的孩子,其背后的含义是: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就不好、不乖了。 这种说教往往令孩子觉得很困惑。而有的女性看护人则喜欢长篇大论地对孩子的行为发表意见,却不知道孩子早已在长篇大论的说教中迷失了。
2. 恐吓
这种也很常见,例如:“快点把东西收拾好,不然妈妈不要你了 / 走了 / 不爱你了”,“你要是不听话,待会儿你就别想吃饭 / 玩游戏 / 出门了”,“你再不听话,一会我告诉你爸爸 / 妈妈,看他 / 她打不死你!” 这基本是不拿小孩当“人”看,只是作为实验中的小白鼠一样给予消极刺激——即使孩子听话了,也容易缺乏安全感;并且一旦取消了消极刺激 / 惩罚,孩子就容易撒欢地做那些被禁止的事。
3. 命令
这种就更好理解了,例如:“把你的东西分小朋友一半!”,“不许说话!”等等。当孩子还没有发展出自我意识之前(2 岁之前),多半比较听话,这时候直接用命令的方式可谓简单粗暴“有效”;但当孩子大一点之后,一味地命令则容易加剧孩子的“逆反”或者“叛逆”。所以我们经常看见有的妈妈在公众场合抓狂地命令孩子,却毫无效果,最后变为恐吓、破口大骂以及出手揍娃。
4. 批评
我们实在是太喜欢批评人了,因为我们就是被自己的父母给批评大的。批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指责别人的不对。 例如:“你的表现真是太差劲了!”“你看看,别的小朋友都没说话,你怎么就不能安静一点呢? 这种方式对于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或者说在孩子脸皮还没变厚之前)比较有用,会让孩子感到内疚、惭愧,但是对于还不能理解别人的想法的孩子,以及习惯了批评的孩子几乎无效。
5. 孤立
有的家长喜欢在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以后,采取孤立和回避的态度,让孩子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
可是,孤立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同时也无法真正让孩子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对的。
有的家长虽然没有刻意孤立孩子,但是夫妻意见太一致了——妈妈一开口骂人,爸爸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打人——没有人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劝解和开导,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孤立了。
6. 表扬
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予以表扬。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做到的很少,因为很多成人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觉得“孩子本应如此”,做到了是理所应当的,做得不好才该好好教育。
7. 忽略
曾经在北京的新光天地电梯里,看见有个满身名牌的年轻妈妈,对于自己孩子的哭泣求饶不闻不问。当时孩子一直哭着“妈妈,对不起!对不起!我知道我错了!你理一下我好吗?”可是这位妈妈直接无视了孩子,不为所动。
8. 直接惩罚
这也是很常见的处理办法了,毕竟很多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打一顿,下次就不敢了。其实不是因为孩子知道道理了,仅仅是暂时不敢了。
你看我们碰一下热水,被烫了,于是不敢碰了;但是我们又发明了各种办法来征服热水:用杯子装热水、戴上隔热手套去摸热水、把热水晾冷……短期内,我们是不敢碰热水了,但是长期来看,我们又想出了各种招来折腾热水。 打孩子的结果也是如此:如果没能满足孩子内心的诉求,或者纠正内化的道德观念,那么孩子还会变着法子来“闹事”,成为越来越熊的孩子。
9.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当孩子打人时,家长就打孩子,让孩子能够“换位思考”。这种做法对于 4 岁以上的孩子有一定作用,但是对小一点的孩子,只会觉得自己被打了。
10. 启发诱导
反复劝导孩子,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然后要求孩子复述。这种做法依然是对大一点的孩子更有效。那些选择破口大骂或者暴打一顿的家长,其实是在对于自己“没法管教孩子”的无能感的宣泄。
回顾上述处理方法,有助于我们分清自己惯用的办法是什么,以及是否有其他温和有效的替代方案。
父母们往往抱有想让小孩子理解别人的苦心,但遗憾的是,小孩子是很难理解别人的,尤其是 4 岁以下的孩子。
在 1978 年,心理学家又提出名为“心理理论”的说法,大意是孩子要到 4 岁左右,才能逐渐了解到自己和别人所感知、所想、所做是不同的。因此,尽管有人提到了需要教会孩子“换位思考”,但却不一定对 4 岁以下的孩子有效。心理学家们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向孩子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小强有一个纸筒,小丽有一个塑料盒,塑料盒里有一个小球。小丽盖上塑料盒盖,离开了房间,这时,小强把球从小丽的塑料盒里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纸筒里。小丽回来以后想玩小球,会去哪里找呢?3-6 岁的孩子们回答这个问题的正确概率分别是 25%,38.8%,61.4%,78.3%。也就是说,大多数 3 岁孩子通过故事已经知道了小球改变了位置,而他们认为故事里的小丽也同样知道这一点,将“自己的心理”与“他人的心理”混淆了。这是因为大多数 3 岁的孩子心理理论能力还不够成熟,这种能力能让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和还没上幼儿园的“熊孩子”沟通起来太费劲儿:明明看起来如此简单的道理,他怎么就不明呢?明明答应了的事,怎么说变就变呢?所以,如何让孩子理解别人,这是个伪命题,至少对于 4 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他们是无法理解别人的——连理解自己都略显困难。所以,需要区分年龄段和个体情况来予以引导。 1. 对于 4 岁以下的小孩子,尽管他们不能理解别人,但你却可以试图去理解他们,并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方案;这才是最有效的。先说说我家小萌抓眼镜这种“不礼貌”的行为。小萌 8 个月时,觉得眼镜很新奇、很好玩,应该是一种可以玩的玩具:你看,妈妈都戴在眼睛前面玩了呢!我们的做法是让他玩一副不要了的平光眼镜,作为“替代”,满足他想玩眼镜的需求,同时又不至于抓掉我的眼镜。到小萌 11 个月时,他已经了解眼镜不是玩具了,但是他还是会突然来抓我的眼镜,一旦观察到我瞬间激烈的反应,就会咯咯咯地笑这时,他会觉得"抓妈妈的眼镜"是一个有趣的游戏。我们的做法是在他抓掉眼镜时表现得非常平静,就像没有看见他的行为一样;但是,当他抓起地上的小球时,我们会表现得非常激动和惊喜很快,小萌就丧失了抓眼镜的兴趣,而是利用其它玩具和我们互动了。到小萌 14 个月时,有一次,他又突然地抓取了我的眼镜,并且哭哭嚷嚷的,希望我陪他玩耍。此时,“抓眼镜”对他来说,是引起我注意力的办法。但显然,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们给了他一个铃铛,只要他摇晃铃铛,我就放下手里的事来回应他。小萌 16 个月时,已经不再抓我的眼镜了。他不仅会帮我寻找“眼镜到底放哪儿了”,还会帮我戴上眼镜很多时候,在大人看来小孩子"不懂礼貌"的行为,其实是孩子在表达自己诉求的方式。——如果根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又约定好新的表达方式,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所谓的问题。
2. 对于 4 岁以上的孩子,需要尝试让他们去理解社会规则、别人的感受等,从而形成使其受益终身的“换位思考”方式。
当孩子满 4 岁以后,心智发展会进入高速增长期。这时可以教给孩子什么叫“换位思考”,帮助他们了解别人的感受。我觉得有几种方式是值得推荐的:
(1)预先学习。绘本或者故事正是很好的"预演"方式。例如《David, No!》等绘本里面列出了很多小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和孩子一起读这类绘本,有助于孩子提前形成约束和规则,从而避免出现上述行为。这类绘本很多,可以买一整套陆续学习。
(2)场景再现。当制止孩子不礼貌的行为以后,等父母和孩子都冷静下来时,需要重现当时的场景,予以教育。例如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哭大闹后,可以回家以后由爸爸或者妈妈表演孩子的行为,并告诉孩子:这样是没法达到目的,并且会影响到别人的!接下来,注意了,需要进一步教育孩子,询问“这种做法对吗?”如果孩子说“对”,那就明确告诉孩子“不对”,并解释原因——直到孩子能说出“不对”,再予以表扬和肯定。连续几天进行这样的场景重现教育,对孩子形成礼貌的行为是非常有帮助的。
(3)以身作则。当孩子具有自我意识以后,会不仅仅“听”父母怎么说,还会“看”父母怎么做。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就会让孩子感到困惑,进而教育孩子时事倍功半。例如,有的妈妈希望孩子不要大吵大闹,但是教育方式确实拼命喊着,“别哭了!烦死了!别吵了!吵死了!”孩子会想,为什么妈妈都可以大吵大闹,却要求我不能如此?很多父母喜欢言传,不喜欢身教,是因为言传很轻松,还因为他们从心底认为“我是你老子,我说的话你就该听,即使我做不到,你也得做到”。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也是在毁坏自己的威信。
万婴长沙曙光幼儿园地址:长沙市雨花区曙光中路248号万婴幼儿园
15年品质见证,20所幼儿园,8所亲子园,25780名毕业生,万婴缔造了湖南传奇幼教品牌。2013年,万婴长沙幼儿园携高端凯恩国际幼儿园带着“办湖南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学前教育机构”使命和愿景二次腾飞,以专业品质幼教奠基孩子完美人生。万婴15周年庆倾情巨惠,将最好的学前教育服务献礼家庭,回馈社会厚爱,咨询热线:400—889—7000,欢迎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