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婴家教课|从哈佛经典案例告诉孩子:自我激励是持续成功的动力!
美丽科学家、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06年出生于波士顿,他的父亲是一个漆匠工,家庭生活并不富裕。
富兰克林是一个很热爱学习的孩子,但由于他家的孩子太多,父亲无法负担富兰克林读书的费用,所以富兰克林10岁时就离开了学校,他平生只在学校读过两年书。为了生计,12岁时富兰克林进入了哥哥经营的一家小印刷厂当学徒,但他仍然没有放弃读书,他经常把自己节省下的钱拿来买书籍,还经常去书店看书。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几家书店的学徒,因为没有那么多的钱借书,书店的学徒便帮助他晚上偷偷地把书借出来,第二天清晨再还回去。
正是富兰克林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的知识变得越来越渊博,1736年,他当选为宾夕法尼亚洲议会秘书,虽然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繁重,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激励自己,他每天必须读书、学习,无论公务有多么忙。他学习的范围也很广,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尤其是世界科学文化,为他此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以前人们总认为,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是上天在对人类显示它的威力,但是1752年,富兰克林做的一项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证实了“上帝发怒”原来是大自然的放电现象,这个实验轰动了全世界。
伴随着英国殖民者的侵略,北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为了民族大义,富兰克林毅然放弃了已经取得成果的科学研究,决然地投身到了民族独立战争中。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他依然不断地自我激励,他几次作为北美殖民地代表与英国侵略者进行谈判。战争结束后,他参加了《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年近70岁高龄还远赴法国寻求帮助,后得到法国和欧洲人民的支援。
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在亲人的怀抱中逝世,4月21日,费城的人民为他举行了葬礼,参加出殡的队伍有两万人,在这一天,本杰明走完了他84年的人生路,他的墓碑上却刻着:“印刷工富兰克林”。
万婴家教课
案例中的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在政治、科学、文学都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纵观他一生,一直在不断地自我激励与奋斗着,这正是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非常需要这种精神,尽管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书读了,有电视看了,甚至可以借助网络了解到所需的各种信息,但是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仍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最需要的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自我激励的力量。
怎样让孩子掌握自我激励的方法呢?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方法一:让孩子保持一颗自我激励的心
其实,孩子从迈开第一步,学习走路的时候起,已经开始了自我激励。因为他意识到,要想得到妈妈的怀抱,必须坚持一步步往前走,这种意识就是自我激励。不过,这种自我激励更多地来自于人类的本能,真正的自我激励是一个人有意识地激励自我,在遇到困难时不屈不挠,始终保持一颗勇往直前的心。
方法二:鼓励孩子自己激励自己
日本教育家涛川荣太说过:“我们应该教育孩子,要有勇气去积极冷静地面对挫折,孩子如果能够认识到‘只有在挫折和困苦中才能得到锻炼’,那么他是非常坚强的。”可见教孩子学会自我激励,首先要让他认识到自我激励的重要性,而这一认识需要家长来引导。
教孩子自我激励可以用多种方法,比如:教孩子学会对自己进行正面暗示,多说“我能行”,少说“我做不到”等;教育孩子记录自己的成就,用事实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等。
另外,自我激励也是孩子形成健康、良好情绪的重要途径。其实孩子并不是只需要父母在物质上、金钱上的奖励,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在精神上对自己的肯定和认可,父母的鼓励会让孩子自己激励自己做得更好,这样培养孩子才能让他拥有健康、良好的心态。
方法三:让孩子学会积极地自我暗示
有段话说得好: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挫折也会在无形之中找到我们,既然我们不愿做一个逃兵,那么就做一个无畏的英雄吧;不要责备自己,不要为挫折喊苦,抬起头看看天空,毅然决然勇往直前……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自我暗示,也是克服困难的一种精神力量——孩子很需要这种力量。教会孩子对自己说:“我很重要……”“我一定能行……”“我一定不能放弃……”如果孩子能够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那么他的人生就多了一分胜算的把握。
如果一个人拥有了自我激励的动力,就如同在他的生命中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它会带给他不同的人生。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自我激励就是他成功的开始。我们引导孩子自我激励,就是为了让孩子在以后的道路中,充满信心、坚强和执着,让他有勇气面对一切,战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