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咨询  连锁加盟

教研中心

 
  英语天地
  专家团队
  心理咨询
  教研天地
  育儿宝典
  0~1 岁
  1~2 岁
  2~3 岁
  3~4 岁
  4~5 岁
  5~6 岁

当前位置:首页 >> 长沙幼儿教育 >> 教研天地 >> 正文

  【长沙市教育局2014年幼儿园论文竞赛我机构获奖论文集】—— 幼儿园乡村游戏的科学教育价值探析  

【长沙市教育局2014年幼儿园论文竞赛我机构获奖论文集】—— 幼儿园乡村游戏的科学教育价值探析

万婴教育机构 万婴东外滩幼儿园 姜立坤 2014-9-28 16:37:09

    摘要:乡村游戏是一种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的;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并积淀和蕴含着不同地域、民族的审美情结;折射和反映着当地和整个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的嬉戏活动。乡村游戏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独特的幼儿科学教育价值。在乡村游戏玩耍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科学知识,还能使其掌握科学方法,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领会科学精神、坚持科学信仰。乡村游戏具有重要的科学教育价值,所以将其纳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法,与宁乡县幼儿园合作进行研究。同时兼有文献法等。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在理论上探讨乡村科学游戏的科学教育价值,在实践中设计与实施乡村科学游戏活动方案,为幼儿园组织开展相关的活动提供借鉴。
    本研究的思路为:
    本研究首先运用文献法收集相关的资料,探析幼儿园乡村游戏对儿童的科学教育价值,为乡村游戏融入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做铺垫,并为下一步的实践探讨提供理论参考。
    其次,主要采用观察法,通过与宁乡县幼儿园合作开展研究,设计与实施乡村游戏的活动方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多方利用观察、拍照、录像、省思札记等方式收集资料,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与分析,作为研究者与合作者共同讨论教学活动的参考依据,并在每次教学活动后,研究者根据多方的资料来源,(省思札记、观察、录像、与合作者的讨论、文件资料的记录)加以统整、分析、评估教学活动科学教育价值。
    第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在乡村游戏活动过程中,儿童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信仰)的成长。
    最后,综合各项研究结果,归纳出本研究之结论并提出建议,究之参考。

    关键词:乡村游戏;科学教育;教育价值;幼儿园


1.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揭示了幼儿教育应有的核心价值追求,倡导尊重幼儿、保障幼儿权利、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观。《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立足于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幼儿自小耳濡目染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素质和心理品质正在形成过程中,幼儿园课程中适当的渗透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文化能增强幼儿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民族认同感和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的美好情感。因此对民俗文化课程资源中的民间游戏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正是对《纲要》这一精神要求的积极响应。
    乡村游戏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游戏种类。从乡村游戏的产生与发展的悠久历程可以看出乡村游戏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乡村游戏之所以能够长期地流传,也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实际价值和作用。乡村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所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深受儿童的喜爱,是幼儿乐此不疲、百玩不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对于儿童群体和个体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在游戏之前并不存在什么教育目的,为游戏而游戏,而不是为教育而游戏。正因为如此,幼儿才对它特别喜爱,才会乐此不疲。但乡村游戏的科学教育价值会在其进行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自然地显示出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科学知识,二是掌握科学方法,三是领会科学精神、四是坚持科学信仰。乡村科学游戏是乡村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村游戏又承担着传承乡村文化的功能,玩乡村游戏能让幼儿了解和传承乡村文化,也能使幼儿受到乡村文化的熏陶。可见乡村游戏对于幼儿能力的发展、知识增长以及品格培养有很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应该让乡村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实现教育价值,让乡村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实现科学教育价值。基于此研究乡村游戏在幼儿的教学中的科学领域的教育价值。乡村游戏可以将传统文化和幼儿的生活紧紧相连,应该作为幼儿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教育资源。
2.文献综述
2.1概念界定
    为使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清晰明了,避免概念混淆不清,特对相关的术语作如下界定:
2.1.1教育价值
    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凡是人们所学的各种知识都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价值的大小却不一样。杜威的观点是:价值分为“内在的价值”和“工具的价值”,后者又可称为“外在的价值”。教育价值就是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或者说是“效用”,是人们有意识的掌握、利用、接受及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在审视和判断教育的价值时,人们总是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据的。从直观和静态的角度来看教育价值就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和对象是否满足其需要的评价和态度。从深层和动态的角度来看教育价值:教育主体改造教育客体和对象,使其变成符合其希望或者理想和需要的客体和对象的过程和目的、结果。一句话教育价值就是:教育主体对教育活动及其结果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评价和自己的教育需要、理想的对象化。
    教育价值的特点就是教育价值的自在性和自为性。教育是人自己形成自己的活动,是人的价值的自我形成。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发现、挖掘、发挥、形成、引导、限定人的价值。精神价值是人的最高价值,是人的价值与其他事物的价值的根本区别,其实质是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的价值。教育形成人的价值就是要通过有价值的知识、能力和品德的教育形成人的精神价值。
2.1.2乡村游戏  
   究竟何为乡村游戏?回答这一问题似乎很简单。每个乡村人从孩提时就开始玩了,一生中玩过和见过的游戏难以计数。但是如果要给这人人皆知的乡村游戏下个确切的定义并非一件易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很少有学者对乡村游戏下定义,但是有很多学者对民间游戏有一定的研究。乡村游戏是民间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研究采用了一些民间游戏的定义。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将民间游戏定义为: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游戏是游艺民俗中最常见、最普遍、最有趣的娱乐活动,主要流传于少年儿童中间和节日里成年人娱乐节目之中。郭伴溪对于民间游戏的定义是引述乌丙安先生的,他认为,乌老的定义语言简明易懂,较确切地概括了中国古往今来各民族各地区民间游戏的特征。最常见,最普遍概括了民间游戏的民众性和普及型,最有趣则指出了民间游戏的最基本特征—娱乐性,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活动,也反映了民间游戏的历史传承性特征,总之,民间游戏应是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获得乐趣的娱乐活动,想玩就玩,玩时充满乐趣。陈连山在《游戏》中是这样描述民间游戏的,民间游戏就是在广大民众中广泛流传的,并且成为代代传承的文化传统的游戏。朱淑君在《民间游戏》中认为,民间游戏就是产生流传于人民群众,主要是在青少年儿童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形式,规则,内容,又可以因时因地发展变化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以玩耍为目的的小型嬉戏娱乐活动。
    综上所述乡村游戏设置的定义有多种多样的,但本研究主要采用下面的这个概念来界定:乡村游戏一般特指因陋就简 、就地取材、易教易 学并且具有乡村特色的游戏活动 。大多数乡村游戏源 于民间游戏,并且是民间游戏在乡村存在的基本形式。 因此,乡村游戏具有民间游戏的基本特征,它具有以 下几个特点:游戏材料的简易性;游戏规则的简单化; 游戏方法的多样性。
2.1.3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与科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西方国家在19世纪末就普及了初等教育,开设大量的自然科学课程。当时科学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教育也就是“学校按照学科教授,要求学生掌握并牢记那些已经证实了的系统知识和科学结论”。传统的科学教育就是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教育的统称,它是相对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技艺类学科而言的。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的变革,对现代科学教育的理解不仅在于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而且增加了训练人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等(LeonM,2008)。英国著名科学教育学者弗雷泽在《科学教育的概念》一书中,把追求知识、掌握技能、理解科学现象和发展学生的优势作为科学教育的四个目标(陈志伟、贾秀英,2003)。现在的科学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边界,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是指“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学技术人员、提高民族科学素养的社会活动”。从科学一技术一社会(STS)的角度出发,“科学教育”涉及个人需要、社会问题、就业准备以及学术深造基础四个领域,因此是“一种向学生传授用于日常生活和未来科技世界的科学知识,教育学生如何处理科学与社会问题,让学生具有今后择业所必需的科技基础与继续学习科学所必备的理论基础的教育(糜克定,2008)。“现代科学教育即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人类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糜克定,2008)。科学教育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现阶段我们可以把科学教育定义为:科学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目的,通过现代科技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获得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懂得如何面对现实中的科学问题做出明智的抉择的教育活动。
    为了解当前人们对乡村科学游戏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了关于乡村科学游戏的研究资料,主要是查找有关乡村科学游戏的理论著作、研究论文、辞典汇编等。理论著作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乌丙安著《中国民俗学》、郭洋溪著《中国民间游戏与竞技》、陈连山著《游戏》、蔡丰明著《游戏史》、曹中平主编《乡村幼儿游戏课程开发与研究》等"期刊论文方面,主要是通过查阅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数据。时间是从1979一2012年截止日期为5月份的期刊。1979一2012年硕博论文。搜索范围为:文史哲、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共检索到970篇文章。笔者对本研究较相关的论文进行了仔细的筛选和梳理,具体从乡村科学游戏和学前教育科学教育价值两方面进行如下综述。
2.2相关研究的概述
2.2.1乡村游戏的相关研究
    究竟何为乡村游戏?回答这一问题似乎很简单。每个人从孩提时就开始玩了,一生中玩过和见过的游戏难以计数。但是如果要给这人人皆知的民间游戏下个确切的定义并非一件易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将民间游戏定义为: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游戏是游艺民俗中最常见、最普遍、最有趣的娱乐活动,主要流传于少年儿童中间和节日里成年人娱乐节目之中。 [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343.
]
    陈连山在《游戏》中是这样描述民间游戏的,乡村游戏就是在广大民众中广泛流传的,并且成为代代传承的文化传统的游戏。[ 陈连山.游戏=M8.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18
]
    郭伴溪对于民间游戏的定义是引述乌丙安先生的,他认为,乌老的定义语言简明易懂,较确切地概括了中国古往今来各民族各地区民间游戏的特征。最常见,最普遍概括了民间游戏的民众性和普及型,最有趣则指出了民间游戏的最基本特征——娱乐性,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活动,也反映了民间游戏的历史传承性特征,总之,民间游戏应是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获得乐趣的娱乐活动,想玩就
玩,玩时充满乐趣。[ 郭洋溪.中国民间游戏与竞技7M8._L几海:三联书社,1996:7.
]
    大多数乡村游戏源于民间游戏,并且是民间游戏在乡村存在的基本形式。乡村游戏一般特指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易教易学并且具有乡村特色的游戏活动。 乡村游戏具有民间游戏的基本特征,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游戏材料的简易性;游戏规则的简单化;游戏方法的多样性。乡村游戏更有利于儿童释放天性,让儿童在愉悦、轻松的游戏环境中成长。传统乡村游戏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并经过实践检验流传至今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对儿童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综合多方面的文献。笔者认为乡村游戏就是能让幼儿积累早期科学经验学到科学知识,能让幼儿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能让幼儿坚持对真理的追求树立科学信仰。凡符合以上四点中任意一点的乡村游戏都可以说是乡村科学游戏。也就是说大部分乡村游戏都可以划分在乡村科学游戏一类。
2.2.2学前科学教育价值的相关研究
    幼儿园科学教育作为针对幼儿实施的科学启蒙教育,追求求知、求真、扬善、达美的完美统一。其中求知是最基础的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求真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与态度,教师不仅要保证所传授知识的准确性,更应给予幼儿自我科学探究的机会,耐心等待幼儿自己解决遇到的科学问题,鼓励和支持幼儿求真的探究过程,而且在科学活动的设计上要全面考虑活动本身的探究价值,能够真正激发幼儿的探究需要;扬善是最重要的科学内核与价值追求,科学只有用于善的目的才能真正造福人类。幼儿科学教育必须渗透情感教育,努力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善待生命、关爱环境的情感与意识;达美是科学追求的自在自为境界,幼儿科学教育必须融合审美教育,让幼儿在审美愉悦中更深刻地体验到生命与自然的美好,更坚定地维护科学扬善的价值追求与求真的精神态度。
    从“常识”到“科学”再到“科学领域”,幼儿科学教育变化的不只是名称,更是教育观念。“科学领域”与“科学”“常识”课程相比,摒弃了单纯的科学主义的价值观。幼儿科学教育作为针对幼儿实施的科学启蒙教育,其目的不在于追求幼儿掌握科学知识的数量,而是重在激发幼儿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与探究科学真理的欲望,鼓励幼儿主动求知,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幼儿科学教育需要关注幼儿对科学的理解、关注幼儿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让幼儿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培养幼儿求善的科学道德。“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事实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李政道.艺术与科学(卷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在科学家的眼中,任何科学发明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科学的美既包括内在的逻辑之美,也包括外显的形象之美。同样在幼儿科学教育中追求美的价值,就是要引导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获得美的熏陶和体验,进而提升审美感知力和表现力”,[ 钟勇为.科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人民教育,2008,(6)]能在科学教育中体验美、在探索中发现美、在创作中表现美、在评价中鉴赏美。
    总之,“求真是科学教育的根本旨趣和自在尺度,扬善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自为基准,达美是科学教育自在自为的最高境界和理想追求。”[ 钟勇为.科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人民教育,2008,(6)]基于这一价值取向,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中应鼓励幼儿教师大力开发科学领域活动。并将科学、艺术、社会(SAS)三个领域的内容相结合,以实现幼儿科学教育求真、扬善、达美目的的完美结合。
2.2.3乡村游戏科学教育价值的相关研究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要“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 游戏是幼儿园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同时幼儿园还必须保证幼儿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由此可见,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基于此乡村科学游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乡村游戏作为民间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间文化的一种形态,从产生之日起便根植与神州大地,在传承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郭伴溪在其著作中探讨了民间游戏的社会价值。首先,他认为民间游戏具有早期启蒙的功能。其次,他认为民间游戏是培养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第三,民间游戏是文艺体育的滋养源。第四,民间游戏具有自娱谐和的功能。[ 郭淬溪.中国民间游戏与竞技〔M〕.上海:三联书社,1996:301一303]陈育梅认为民间游戏具有启迪儿童智力,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及丰富民族文艺和现代体育的内容等文化价值。[ 陈育梅.民间游戏与文化传承[J].民族论坛,2005(10).
]乡村游戏能让幼儿积累早期科学经验即学习到科学知识;还能让幼儿初建立级的科学概念即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能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即让激发幼儿对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最后让幼儿坚持对真理的追求。因此乡村游戏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开发能让幼儿在科学领域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3.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观察法等。
3.1 文献法
    文献法是一种通过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笔者通过搜集乡村游戏、科学游戏、科学教育和科学教育价值的关系等方面的书籍、杂志、博硕士论文及网络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游戏和教学应如何相处,并对乡村游戏具有的科学教育价值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发游戏的教育价值做深入探究。从而大致了解乡村游戏与科学教育价值的关系,以及当前国内幼儿园乡村游戏科学教育的现状。
3.2观察法
3.2.1选择观察法的目的和理由
    选择观察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目的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观察法能通过观察直接获得资料,不需其他中间环节。因此,观察的资料比较真实。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能获得生动的资料。
    观察具有及时性的优点,它能捕捉到正在发生的现象。观察能搜集到一些无法言表的材料直接观察对象,能让研究者在第一时间获取第一手资料。在获取资料的同时还能不影响观察对象(幼儿、教师)。直接观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观察,搜集资料。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信息,在总目标的指引下,对获得的信息及时进行整合。
3.2.2研究过程
第一步,方案设计
    咨询当地长者,了解当地乡村游戏,对比年长者儿时玩过的一些乡村游戏和儿童现在所玩的游戏的区别,进行记录,归纳总结乡村游戏的变化发展,以及乡村游戏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情况。
    根据采集到的信息,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游戏:
    踩高跷,又被称为“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也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由于高跷道具便于制作,深受幼儿喜欢,是便于幼儿园开展的一项户外体育游戏活动。通过踩高跷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幼儿团结协作和竞争的意识,体验踩高跷的乐趣;以及让幼儿学会制作高跷,掌握踩高跷的技巧等等;
    小鸡过河也是深受幼儿喜爱和便于开展的体育游戏之一。通过让幼儿扮演小鸡,实现安全过河顺利到达终点的目的,可以发展幼儿掌握平衡的能力;让幼儿了解游戏的规则;并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胜利的喜悦心情;一根棒子,一个简单的道具,但能够带给幼儿巨大的乐趣。教师通过开展扶棒体育游戏,可培养幼儿机智、敏捷和动作反应迅速的能力,以及体验与同伴分享、合作游戏的乐趣。
第二步,过程实施
    进入宁乡县幼儿园(一)园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调研活动,并开展了所选取的与乡村科学游戏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观察法是最适合的方法,在幼儿进行游戏时,采用描述法观察法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细节,并辅之以相机进行摄像和拍照,用文字、录像和图片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及行为表现。在好的之后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乡村科学游戏在学前科学领域达到的效果。
(一)踩高跷(大班体能游戏)
    利用高跷相关故事导入,幼儿在听过故事之后,通过对故事的了解加深对高跷的兴趣。
    指导语:(教师出示高跷)“小朋友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东西吗?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东西?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呢?”在师幼一问一答的交流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幼儿共同复述加深幼儿对高跷的了解。
在开展游戏之前,教师准备好空旷的场地,高跷每人一副,并在场地上规定起跑线和终点线。教师先为幼儿示范怎样踩高跷,并讲解动作要领:(1)靠在墙壁上上高跷,(2)在高跷上保持上身直立,(3)注意用手扶住高跷保持身体平衡。然后让幼儿开始自由练习,教师跟具幼儿练习的情况对个别没有掌握要领的幼儿进行单独指导并让学会律动幼儿帮助还不会的幼儿。当幼儿熟练踩高跷这个游戏之后。让幼儿分成两组踩高跷站在起跑线上,当教师发出口令后,一个幼儿踩高跷越过终点后下一个幼儿出发,以最先到达终点的队伍为胜。最后带领幼儿做放松律动,同时讲述高跷的多种用途,从而丰富踩高跷游戏,提高幼儿对传统游戏的兴趣。
(二)小鸡过河(大班生活游戏)
    教师扮演成小鸡出场,同时播放儿歌《小鸡过河》作为背景音乐吸引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对幼儿提问“小朋友们知不知道小鸡过河这个故事啊?”如果有幼儿知道则请幼儿了讲述小鸡过河的故事。讲述到小鸡遇到困难不知怎样过河时,对幼儿提问“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小鸡想想办法?”
    开展此游戏,教师准备好空旷的场地,划定起点线和终点线,以及毽子、木砖六块。教师先带幼儿到活动场地,讲述游戏规则:脚不能踩地,毽子也不能掉,失误了必须返回起点线,谁先到对岸就算胜利(教师示范)。然后开始游戏,在地上从起点到终点画两条间距为3~5米的平行线代表“小河”,幼儿每两人一组参加游戏,其他幼儿当啦啦队,游戏者头顶一只鸡毛毽子当作小鸡,站在起点线,啦啦队唱歌,游戏者有节奏地(一拍一步)移动3块木砖,踩在上面交替前进,注意脚不能踩地,毽子也不能掉,失误了必须返回起点线,谁先到对岸就算胜利,换另外两人比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播放儿歌歌曲《小鸡过河》作为背景音乐,活跃游戏的氛围,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最后在儿歌《小鸡过河》的歌声中结束活动,对幼儿提问“小朋友们回家之后在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小鸡过河好不好?”。
    (三)扶棒(大班智力游戏)
    教师带幼儿做律动进行热身。
    教师手拿木棒问“小朋友们知不知道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啊?”幼儿踊跃回答(木棒)。教师“我们今天来和木棒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先找出一人扶棒,使它竖立于地面上,其他幼儿围着木棒,拉单行圆圈,面向圆心,依次报数。然后讲述游戏规则:扶棒的人,在呼出号数后,立即撒开扶棒的手,不得故意拉或推棒,被呼号数的人,应立即跑出来扶棒(与原扶棒的人交换位置),不得使棒倒在地上,或者离开地面;新扶棒的人,仿前动作继续进行。然后开始游戏,教师发出命令后,扶棒的人随便呼一个号数,扶棒的幼儿立即松手,被呼到的幼儿迅速跑到圆心扶住木棒,新扶棒的人继续游戏。在游戏中出现了同一个幼儿被多次呼到的现象。教师中断游戏鼓励幼儿多呼叫还没有扶棒的幼儿。最后带领幼儿做放松律动,同时对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一根木棒还有没有其他的玩法?”幼儿积极回答,教师鼓励幼儿去尝试。
 第三步,分析总结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讨论并总结出乡村科学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达到的科学教育目,并总结乡村科学游戏的科学有价值。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恰当地确定教育活动目标,选择适当的教育活动内容,以保证教育活动能够科学有序地进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黄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
]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或者为了实现某种意图,所以说目标是活动设计必须首要确定的,目标的确定不仅有助于明确教育活动与教育目的衔接关系,也可以明确教育活动编制工作的方向,为活动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和方向,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第一步。要确定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的目标定位,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价值观。幼儿园乡村科学游戏活动的目标设定应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教育活动的内容和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活动目标,从而促进幼儿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及个性和社会等更方面和谐整体的发展。总之,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促进幼儿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以及使其生命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教育的目标具有层次性,幼儿园乡村科学游戏活动的目标除最终目标外,还有具体目标。
   (一)踩高跷
    幼儿对乡村游戏有浓厚的兴趣,在游戏中就充分的表现出来。在教师讲解高跷时幼儿就跃跃欲试;在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后幼儿的积极尝试;在分组比赛时幼儿更是劲头十足。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表现出对这个游戏的浓厚兴趣。教师先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然后让幼儿了解这个新游戏、新玩具。接下来教师教会幼儿用正确的方法了学会玩高跷让幼儿体验踩高跷的乐趣,分组比赛则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踩高跷训练了幼儿的平衡能力,手脚协调能力。在这个游戏中老师的讲解和幼儿亲自玩认识并了解了高跷;通过亲自操作掌握了踩高跷的技巧;了解了踩高跷的动作要领,并发现要踩好高跷就要根据动作要领来操作。在踩高跷这个乡村科学游戏中幼儿学习了高跷的相关知识;掌握了高跷的动作要领;加深了对乡村游戏的热爱。
   (二)小鸡过河
    教师的出场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对这个游戏的兴趣。教师对幼儿提问“小鸡要怎样过河?”调动幼儿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都乐意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体验游戏胜利的喜悦心情。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老师一直强调乡村规则“脚不能踩地,毽子也不能掉,失误了必须返回起点线”。并指导幼儿不要急,慢慢来,平稳的过河。幼儿从开始老是要返回起点线,到最后都能平稳的过河。其实他们就领悟了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
   (三)扶棒
    游戏开始教师就设置了疑问:一根木棒要怎么玩?要玩什么?幼儿都会很好奇,一根木棒能怎么玩?幼儿就会动脑筋想问题。玩游戏的过程幼儿也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因为一走神就会跟不上这个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分享、合作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培养机智、敏捷和动作反应迅速的能力、知道自已的号数并听到呼叫后迅速扶住小棒。
4.结果与分析
    在宁乡县幼儿园开展为期五天的调研过程中,根据年龄特点以及活动的具体要求,对不同班级的小朋友开展了以上三个活动,并分别作了相关的文字和图像记录。下文将对这三个活动进行分析。
    三个游戏都是具有代表的乡村游戏。在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了乡村游戏的乐趣,被乡村游戏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三个游戏的目标大同小异,主要是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机智、敏捷和动作反应迅速的能力;掌握游戏的技巧;享受游戏的乐趣等。但是在目标之外幼儿应该学到了更多东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了相关的科学知识,积累了相关经验;初级的科学概念慢慢的在幼儿心中建立;幼儿在游戏中会积极的思考问题,拓宽思维;掌握了相关的游戏技巧,知道要用正确的方法来玩游戏才能玩好。三个游戏都激发了幼儿对乡村游戏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在无形之中乡村游戏与幼儿科学教育就紧密的联系起来。如此一来乡村游戏的科学教育价值就在无形之中体现出来。
    乡村游戏让幼儿乐在其中,并在乐的同时无形的体现出其科学教育价值。幼儿乐此不疲的玩游戏,教师轻松的组织教学活动,在达到教学目标之外还收获了更多无形的东西。“乡村游戏”让幼儿在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中拥有激情的想象与创造,让儿童在自主的制作、选择游戏素材的过程中发展自我,在从重新组合游戏素材的过程中学会探究,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学会合作与分享。“把儿童带进自然的环境中,还儿童自然的天性,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兴趣”[ 刘婧,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知网2011.4]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乡村游戏的科学教育价值。在乡村游戏中幼儿能收获到在其他科学领域活动中收获不到的东西。最起码幼儿在学科学的过程中是自愿的、开心的。
5.问题讨论
5.1幼儿园乡村游戏的科学教育价值
    在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唯科学知识至上的价值取向仍然十分明显,忽略了对儿童求真的科学精神、求善的科学道德、求美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致使幼儿科学教育成为单纯科学知识的片面教育,无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乡村游戏则不然。乡村游戏作为乡村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所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深受儿童的喜爱,是幼儿乐此不疲、百玩不厌的活动活动内容和形式,对于儿童群体和个体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在游戏之前并不存在什么教育目的,为游戏而游戏,而不是为教育而游戏。正因为如此,幼儿才对它特别喜爱,才会乐此不疲。
    但乡村游戏的教育价值会在其进行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自然地显示出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科学知识,二是掌握科学方法,三是领会科学精神、四是坚持科学信仰。但是现在幼儿教师更多的是在相关书籍和网络上寻找教案对幼儿进行单纯科学知识的片面教育。他们没有发现乡村游戏蕴含的科学教育价值,没有在幼儿科学领域充分的利用乡村游戏。不是说其他的教学方式不好,只是乡村科学游戏能够更好的实现科学教育的目的。
5.2乡村游戏在幼儿科学教育领域的开发利用
   乡村游戏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最根本性的东西。乡村游戏与儿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契合性。是伴随儿童成长的伙伴。因此要将其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一部分,通过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来传承它、利用它、发展它、对于儿童的教育,特别是幼小儿童的教育,我们首要思考的是“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乡村游戏,以此来设计乡村游戏活动?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保存其“生命力”,将其传授给我们的后代,使其文化内涵发扬广大,不至于被我们的后人遗忘这么宝贵的资源”。
    首先,我认为在幼儿园教育中,对我国乡村游戏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价值应把乡村游戏当做游戏来做,又不完全当游戏来做,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只看重它的娱乐性、游戏性,而要抓住它的科学教育价值。
    其次,乡村游戏作为中国的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将其纳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时,乡村科学游戏不可避免地经历着一个被重构的过程;同时,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多多少少要对民间文化的内容进行删改或筛选,然而这些删改与筛选是如何进行的,遵循何种价值理念或原则,怎样的删改或筛选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才是适切的。
    再次,在乡村游戏被重构以及人为的对乡村游戏的选择的同时我们还要思考,它有哪些科学养分,这些科学养分,在经历了这么久的传承后,对我们的幼儿有什么重要的影响。站在现代幼儿教育的立场上,我们应如何从它那里汲取我们需要的科学养分。如何重构和筛选改编?乡村游戏的科学教育意义究竟何在?它还适不适合我们的幼儿?它总之,这些都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我们可以利用乡村游戏活动架起家园合作的平台。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世界儿童教育联合会主席,英国教育家柯蒂斯说:“家长己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顾客和消费者了,他们已经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转引自张金梅著.幼儿园戏剧综合课程研究[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73
]我们可以利用乡村游戏来开发亲子游戏。乡村科学游戏,是伴随家长长大的伙伴,家长们对一些乡村游戏仍然一记忆犹新。乡村游戏架起家长和幼儿的桥梁,让他们乐此不疲的谈论交流。将乡村游戏运用于幼儿科学教育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学习。
结论
    1.选取的乡村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幼儿在游戏中都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其中最受幼儿欢迎的是踩高跷,受“高跷”这个新事物的影响。达到最佳科学教育目的的也是踩高跷。幼儿从中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小鸡过河和扶棒受游戏内容的影响效果略微不如踩高跷。但其达到的科学教育目标也不是一般的科学领域活动可以比拟的。
    2.在幼儿科学教育领域中开发利用乡村游戏,是对幼儿科学教育一个很好的举措。利用乡村游戏来开发科学领域活动,既能用乡村游戏来提高科学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科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同时满足儿童的游戏需要,对传统文化了解的需要;最后极大的达到科学领域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丰明,游戏史一中国社会民俗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2]曹中平,儿童游戏论一文化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三维视野[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3]陈帼眉,刘众主编.幼儿教育新论[M].北京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陈连山,游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陈育梅,民间游戏与文化传承[J].民族论坛,2005(10).
[7]刘婧,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2011.4
[8]曹中平,皮军功:教育资源研究述评,学前教育本土化探索与研究,2010年.
[9]刘立群,沈良 :乡村传统游戏流失的原因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12 年第三期.
[10]廖日明 ,乡村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初探,当代教育论坛.
[11]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年2月23日.
[12]黄绍文,卿丽蓉:中国传统儿童游戏观探析,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2006年9月.
[13]陈村,童心,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8月8日.
[14]边霞,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一期.
[15]王蔚,传统民间游戏开发利用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25
[16]由颖,民间游戏在幼儿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山东教育,2003.2.
[17]黄杰,宋词与民俗[M].北京:商务印馆,2005.[HuangJie.Poetry of Song Dynasty and Folklore [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05.].
[18]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9]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20]陈维霞,幼儿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D],2009.5。
[21]刘贺佳,基于民间歌谣的幼儿园艺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本科论文,2010.5
[22]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
[23]李政道,艺术与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
[24]钟勇为,科学教育的价值追求[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6)
[25]王蔚,传统民间游戏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5.
[26]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27]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28]吴航.游戏与教育一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2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0]刘慧,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M].学前教育研究,2011.5

 

 

 

 

附录
活动方案:
踩 高 跷
游戏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踩高跷的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2.在踩高跷中,训练平衡能力,手脚协调能力。
      3.学会制作高跷,掌握踩高跷的技巧。
游戏准备
      1.空旷的场地,规定起跑线和终点线。
      2.竹节或旺仔牛奶空罐每人两个,绳子每人两根。
游戏过程
      1.高跷制作:在竹节或牛奶空罐两侧钻上小孔,中间用绳子穿过。
      2.幼儿站在起跑线上,双手拿着高跷。
      3.教师发出口令后,幼儿双脚踩在高跷上,双手拎着绳子走。
      4.以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备    注
      本游戏适合大班幼儿。


小鸡过河
游戏目标
     1.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胜利的喜悦心情。
     2.游戏中能够掌握平衡,顺利到达终点。
     3.知道游戏规则。
游戏准备
      1.空旷的场地,划定起点线和终点线。
      2.毽子、木砖六块。
游戏过程
      1.教师带幼儿到活动场地,在地上从起点到终点画两条间距为3~5米的平行线代表“小河”。
      2.幼儿每两人一组参加游戏,其他幼儿当啦啦队。
      3.游戏者头顶一只鸡毛毽子当作小鸡,站在起点线,啦啦队唱歌,游戏者有节奏地(一拍一步)移动3块木砖,踩在上面交替前进,注意脚不能踩地,毽子也不能掉,失误了必须返回起点线。
      4.谁先到对岸就算胜利,换另外两人比赛。
背景音乐
        《小鸡过河》
备    注
      本游戏适合大班幼儿。


扶    棒
游戏目标
      1.体验与同伴分享、合作游戏的乐趣。
      2.在游戏中培养机智、敏捷和动作反应迅速的能力。
      3.知道自已的号数并听到呼叫后迅速扶住小棒。
游戏准备
      空旷的场地,长约2.5米的木棒(或竹杆)一根。
游戏过程
      1.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先找出一人扶棒,使它竖立于地面上。其他幼儿围着木棒,拉单行圆圈(如人数很多,可多分几队,每一圆圈应保持6~10米的直径),面向圆心,依次报数。
      2.教师发出命令后,扶棒的人随便呼一个号数。(呼出的号数,必须是队员中所有的)。
      3.扶棒的人,在呼出号数后,立即撒开扶棒的手,不得故意拉或推棒,被呼号数的人,应立即跑出来扶棒(与原扶棒的人交换位置),不得使棒倒在地上,或者离开地面。
      4.新扶棒的人,仿前动作继续进行。
备    注
      本游戏适合大班幼儿。

责任编辑: jyzxadmin
 

版权所有 ©湖南万婴教育机构 技术支持:康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