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标志性时间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最后的节日,普天同庆的全民狂欢节。它起源于秦汉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从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来看,元宵节又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古代春节习俗为期长达一个半月,漫长的春节要经过备年、过年、贺年三个阶段,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进入春节,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才算是过了大年。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所以民间就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活动了。
宋代,民间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元宵节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这些诗词和元宵节更配哦~
京都元夕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元 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吃完元宵赶紧来万婴吧,我们等着你~